今年以来,动力电池业备受关注。在近日召开的2023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记者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火爆,同时也感受到,动力电池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局。作为动力电池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同样感受到行业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创新”和“出海”率先破局,为动力电池业开辟了一条新发展之路。
(资料图)
前期产业扩张引发阶段性供需失衡
(相关资料图)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545.9GWh,而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465.5GWh,累计装车量仅为294.6GWh。
供需失衡使得2023年动力电池去库存的压力大增,部分公司甚至宣布放弃锂电业务。珈伟新能在2月份公告表示,不再将锂电池生产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今年3月份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七位的蜂巢能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锂电产业阶段性去库存对公司也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公司已经拿到较多定点客户,且产能一直处于爬坡状态,去库存对公司影响有限。”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记者表示:“由于前期新能源锂电板块的快速发展以及较高的价格和盈利导致了资本蜂拥进入赛道,从而导致了库存的形成,而这也是大众产品周期性带来的后果。”
马太效应凸显
事实上,前期库存的大肆扩张已经导致部分动力电池企业订单紧缺。有接近宁德时代的人士表示,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出现了下滑现象。
有业内人士分析,相较大厂,在清库存阶段,小电池厂的日子将更不好过。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为 48.20%,占比持续领跑,加上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等前10名动力电池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高达95%,而仅余的5%市场份额将由剩下的几十家企业争抢,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对记者表示:“由于此前电池定价机制(与资源挂钩)的影响,使得部分动力电池企业保有一定的利润,但随着调整继续,行业竞争将凸显马太效应,即强者恒强,洗牌加剧。”
对此,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表示:“库存主要集中在落后产能,先进产能还是不足的,头部企业的订单是很饱满的,腰部企业压力比较大,尾部企业则将面临被淘汰的可能。”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宁德时代副总经理、董秘蒋理表示:“优质的产品才是客户真正需要的,因此,优质的动力电池产能还是稀缺的。”宁德时代持续在研发和技术方面进行投入,其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制造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祁海珅认为,锂电池行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行业内部竞争很激烈,产业投资会面临“能量密度效率和生产成本”的双向竞争。
“锂电池安全高效能的一线产品会比普通产品溢价5%以上,有些细分领域产品甚至会高一倍以上,这会导致高效优质产能面临强大需求而严重不足,而低层级产品可能无人问津。”祁海珅如是说。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曾表示,未来三年一线动力电池企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50%至60%,而11名以后的供应商产能利用率将长期低于30%。届时,产能利用率低的企业不排除被兼并重组的可能。
龙头企业加速海外布局
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记者看到,海外车企高管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展台兴趣浓厚,同时海外车企本身也在研发新能源汽车并在车展中进行展示。这是全球电动化转型提速的一个信号,意味着国内动力电池的全球竞争将加剧。
4月4日,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获得电芯生产许可。除宁德时代外,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远景动力等都布局了海外工厂,并且主要集中在欧洲,抓住欧洲市场已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共识。
宁德时代表示,“随着公司海外定点新车型的持续面世、德国工厂投产放量、匈牙利工厂建设以及与福特合作事宜的推进,未来公司在技术创新、供应链布局、极限制造等方面的海外竞争优势将愈发明显。”
在业内人士看来,海外建厂可以满足汽车主机厂就近配套供应,还可以开拓更多国际客户。不过,要想开拓海外市场还需要企业核心技术的不断迭代和高端产能的对外输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