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很另类的一首诗,前四句写钓鱼,后两句却在写约会,读完后才明白诗人有多高明|世界观热点
2023-05-23 15:38:17 来源:小话诗词

野外垂钓是一种很好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户外活动,野外垂钓可以让你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无论你选择在何时何地钓鱼,你都将置身于美丽的景色中。你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沐浴在阳光下,同时享受着周围大自然的美妙音乐,如鸟叫声、水流声等。这种亲近自然的感觉可以让你忘记你周围的烦恼,让你的心灵重新得到放松和愉悦。


(资料图)

现在都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身心有时候很难放松下来,当你进入与池水一线牵的境界时,什么荣辱、悲欢、得失,都会被眼前的一池清水过滤得澄净明澈。

古典诗歌中的垂钓

垂钓的时候呼吸新鲜空气,欣赏自然美景,在动静之间修身养性,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垂钓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本身就是一件具有特别情怀的事情。

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咏鱼咏钓之作,如《卫风》中的“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召南》中的“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都是以垂钓来比喻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的名句。

西汉才女卓文君《白头吟》中的“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就写出了鱼儿浮现于水面的灵动之美以及鱼竿沉浸在水面上的微动态之美。

再如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就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垂钓之作:“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三月,是鳜鱼肥美的时节,诗人张志和戴着箬笠,披着蓑衣,驾着渔舟,唱着渔歌子,在斜风细雨中悠然垂钓于江上。

《渔歌子》是一首清新明快的垂钓曲,这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春水初生,春林初盛。三月的桃花水,承载着诗意的涟漪流动着;西塞山前的白鹭翩跹起舞、江岸边桃红柳绿。

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垂钓渭水边,写下名句:“说我垂钓意,人鱼又兼忘。”此时,垂钓已无所谓我、无所谓鱼,只有美丽的风光才是诗人最大的追求;孟浩然在洞庭湖畔垂钓时,写下了“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垂钓的快乐心情与高雅的情趣跃然纸上。

垂钓给文人带来了欢乐,激发了创作灵感,寄托了情思;同时,文人给垂钓赋予了浓郁的人文情结,将垂钓活动推向了更高的文化艺术层次。

古代文人与垂钓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愿觅一闲暇时间,寻一方僻静湖水,独享垂钓的乐趣。

储光羲的钓鱼诗,顾左右而言他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所以唐诗中也产生了许多以钓鱼为题材的诗歌,其中有一首名为《钓鱼湾》的诗,就是一首很别致的垂钓诗。

《钓鱼湾》是初唐诗人储光羲的名作,诗歌描述一名男子在风光秀丽的钓鱼湾泛舟垂钓,并焦急地等待情人幽会的情景,既是别具一格的钓鱼诗,也是独具匠心的爱情诗。《钓鱼湾》原诗如下: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开篇两句描写的是钓鱼湾的动人景色。尤其是第一句“垂钓绿湾春”一句,只有短短五个字,信息量却很大。

因为这一句是特写镜头,摄取钓鱼湾的局部景物,不光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连事情也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原来这是一个暮春时节,诗人带着渔具,驾着小舟,来到了钓鱼湾。钓鱼湾美好的春光随处可见。

钓鱼湾的岸边,杏花花瓣飘飘洒洒,诗意般从枝头飘然落到水面上,如同给水面晕染上了一层胭脂色。这已经不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时节了,连钓鱼湾中的荷叶都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呈现出来,荷叶舒展着圆圆的青春脸庞,以盎然的姿态,拥抱春光,拥抱春色。

诗人把船缆轻轻地系在岸边的杨树桩上,然后经过一番认真的遴选之后,他来到一个风光宜人的适合垂钓的地方。钓鱼湾中水清见底,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视觉误差,本来潭水很深,但因潭水清澈见底,反而觉得很浅。

诗人放下渔具,撑开鱼竿,放下鱼线,开始钓鱼,他静静地等待着鱼儿上钩。他是来钓鱼的吗?当然是的,但又不全是。因为他是以钓鱼为由出来的,出来的真正原因就是这是他和心爱的姑娘约会的地方,他是在钓鱼湾等着她。

钓鱼湾山青水美、春光明媚、幽雅宜人,充满诗情画意。这是投竿垂钓的最佳处所,也是情侣幽会的浪漫处所。所以,诗人的心思没有全部放在钓鱼上,时间在一点点地过去,可是心上人还没有出现。他有一点忐忑,不管他怎样摆弄钓杆,不管他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还是掩饰不了内心流露出来的忐忑与不安。

钓鱼湾的岸边,花瓣飘落在他的头上、肩上,他也没有在意。一个“乱”字,既如实描绘出暮春时节杏花纷纷飘落的景象,又暗示了垂钓者急切等待的心理,为下文做足了铺垫。

这时,荷叶轻微地动了一下,诗人心头一动,误以为是情人驾着小舟前来约会,眼前不觉一亮。谁知细看之下,水面上并没有小舟驶来。他又以为鱼儿上钩了,拉起鱼竿一看,鱼钩上什么都没有。

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鱼儿在荷叶下嬉戏,聚而复散,有鱼而不上钩,他的心头不免一阵失落,失望怅惘之情在不知不觉间一点点地积聚,一点点地累加。

这种心理刻画和体验,对于有过钓鱼经历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真切的,每一个钓鱼者都希望自己能钓到鱼,都希望自己能有所收获,如果一无所获的话,这明显就是一次很糟糕的垂钓体验。

加上他在等待心爱的女子的出现,而情人一直没有出现,这种种失望的情绪积攒在一起,就不免让他怅然若有所失。

“荷动知鱼散”,短短五个字,就将垂钓者那种既充满憧憬欢乐、又略带担心疑惧的心理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出来。这也是每一个在爱情中经历过期待的人的共有体验,情感是相通的。

然而,诗的妙处并不止于此,更在于诗人有意采取暗示、隐喻手法,将这种垂钓心理深化为爱情心理,巧妙地表现了诗中垂钓者等待情人赴约幽会的焦急心理。

因为“荷动知鱼散”一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汉乐府民歌中的《江南》一诗,该诗写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的鱼儿优哉游哉,与荷叶相依嬉戏,对鱼儿来说,那是一种“吾将终老乎其间”的美妙体验,这正是美好爱情的象征。

回到储光羲的诗中,前四句明明写垂钓情景,而偏说爱情,这并不是诗人的随意猜测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因为诗的最后两句含义再明确不过了。至此,读者才恍然大悟:这位垂钓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心思不在钓鱼上,而是在等待情人。

所以,读者也才能从前文所写的垂钓环境、垂钓心理中品出韵味、品出意趣;而结尾一句又与开篇句首尾呼应,余音袅袅,给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诗歌就在袅袅的余情、浓郁的春光与斜照的夕阳中结束了。在夕阳余晖的映射下,绿柳依依,扁舟轻荡,他时而低头整理着钓丝,时而深情凝望着远处闪闪的波光,他会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看到心上的情人荡舟而来的身影吗?诗人并没有交代。

这是一幅永恒的钓鱼湾守望图卷,这是一个最具美感的诗意镜头,这是一首让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的诗歌,这也是一份隽永流长、缱绻动人的情感。它的美已经深深镌刻在了时光长河中,它的美也已经深深留存在了读者的脑海中。

这不禁让人想到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比较一下两位诗人的作品,虽说都是具有同样意境的画面,但韦应物诗中的小舟是幽旷的朦胧美,而储光羲诗中的小舟却更多了一份含蓄美。

储光羲不把这两句点明爱情的诗,开门见山地放到篇首,这就是诗的结构艺术之妙,如果把最后两句放到篇首,诗歌那种含蓄蕴藉的韵味一下子就没有了。当这种永恒的爱情如涓涓流淌的春水一样浸润进心田的那一刻,读者感受的是惊艳了时光的美与毫无违和感的诗情画意。

这样的结尾留白手法,是很高妙的艺术展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填充的空间。从全诗意脉结构来看,它使前面的垂钓,一下子变成含情的活动,也使诗中男子的心理活动和爱情联系起来,从而具备了一语双关的艺术特色。

小话诗词

储光羲的这首诗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文学艺术的精髓,展现了诗人高超的结构技巧和表达能力。储光羲通过将爱情揉入垂钓的场景中,将琐碎平凡的生活与爱情联系起来,展现出爱情的浪漫与美好。

诗末的留白更是引起读者的深思,让人回味无穷,像极了一幅意韵深远的传统水墨画。结尾并没有明确讲述故事的结局,而是用缱绻动人、意境唯美的文字给读者留下了想象与解读的适度空间,让读者自行构思结局,这样的技巧更是诗歌艺术的一大特色。

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描述垂钓的诗,更是一首关于爱情的诗,传达出了浓浓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景。

关键词: